冷水江锑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

基本概况:

娄底市冷水江锑煤矿区(冷水江市域)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第六标段(勘查、设计、施工)总承包项目,是由湖南万顺地勘建设院有限公司现属省工矿所组织实施,完成合同金额1450余万元。本项目采用勘查、设计、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。采取科学先进的勘查技术,运用创新性设计理念,通过优良施工工艺,打造“宜耕则耕,宜林则林,宜景则景”的高标准生态修复示范区。

取得成效:

本项目范围横跨冷水江市域,涉及的7个区域地块(梓芳地块、梓坪地块、红安地块、杨桥地块、官溪地块、杨梅岭地块北区、杨梅岭地块南区),累计生态修复面积约532000平方米,挖填土方约300000立方米、外借表土约45000立方米、种植乔木48000余株、藤本攀爬植物193000余株、地被植物约307000平方米、排水沟6500余米、园区道路7200余米、挡土墙300余米、干砌石防滚堤900余米。

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现阶段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,改善破损的地貌现状,有效控制水土流失、扬尘污染,改善矿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,使矿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恢复,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;增加的林地中经济林木可蓄林成材,林果可生长高品质水果创造经济价值;通过修复工程,修复区地表得到全面治理,隐患得到全面整治,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,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,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。


社会效益:

在项目涉及区域,对前期矿区生产被破坏的土地进行了生态修复,使其再次恢复生机,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在杨梅岭地块和杨桥地块新增了3处黄桃种植区域,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创造了新的增长点。在生态修复区内所选栽种植的黄桃预期每年可为地方增收48万元;金银花预期每年可为地方增收2万元;杉树成材后预期每年可为地方增收84万元。生态修复的同时促进了周边农业产业的发展,旅游业的兴旺,为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,实现经济效益生态环保民生福祉齐丰收。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,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。为单位在生态修复领域赢得了良好口碑,树立了良好形象,扬起了一面旗帜。


更多项目展示

通信地址: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76号

联系电话: 0731-89901408 意见反馈邮箱:homepage@csu.cn